2020年12月1日,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理律文教基金会协办的第十八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圆满落下帷幕。受疫情影响,本次“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首次通过线上形式举行。在40所高校参赛代表队的积极配合下,在众多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律所等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法律技能的评委们的支持下,经过赛前充分周密的技术测试,本次竞赛得以顺利举办。经过4天87场的高强度模拟法庭实战,清华大学代表队和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冠、亚军。来自清华大学赛队的队员胡家涵和来自西南政法大学赛队的队员苏艺分别荣获最佳辩手奖。决赛直播吸引了近3000人次在线观看。
决赛直播画面
本次“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前八强的赛队分别为:北京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安徽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本次“理律杯”竞赛紧张激烈,精彩迭出。赛题是以数个真实案件为基础编篡而成的民事案件。值此民法典即将正式施行之际,此次竞赛的举办对于推广民法典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开拓法学学生的眼界和提高法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赛后,台湾理律法律事务所所长李念祖律师以视频形式表达了问候,并对本次“理律杯”赛题进行了点评。李念祖认为,此次赛题以民法为主题,看似简单,但涉及的知识内容广阔,包括合同的性质和效力、典型合同、违约金的性质与处分等。由于民法典的颁布,此次“理律杯”在传统赛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同学们把握最新法律知识、应对最前沿法律问题的能力测试。李念祖表示,希望通过“理律杯”竞赛培养学生们以课堂上所学为基础,自学法律知识,动手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各类型法律条文,解决刁钻法律难题的能力。接着,他从法制史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赛题。李念祖表示,名次并不重要,希望参赛的同学们都能从比赛过程中有所收获。“理律杯”竞赛每年的题目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通的宗旨,即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将在课堂上的所学,与自己的研究、发现适用到具体案件上,从比赛过程中追求法治的公平正义,体会法律人的社会责任。
台湾理律法律事务所资深合伙人、理律文教基金会董事陈长文先生同样以视频形式发来了致辞。陈长文首先祝贺各个学校的同学顺利完成了赛程。他表示,成功的定义不在于获得奖项,而在于学到了什么。无论最后是否得奖,每一位同学都是成功的。回顾十八届“理律杯”赛题,有经贸法律、仲裁争议、公害和公益诉讼等,题目范围涵盖法律制度、人民权利保障等,是超国界的法思维的展现,也是从法制到法治的展现。陈长文引述了胡云腾法官的话,期许各位同学不仅心中要有法治,更要秉持良知、心怀热情、精进本事,成为全观的法律人。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在决赛现场发表了致辞。他首先向各位老师、选手和志愿者表示了感谢,对“理律杯”组委会在这十八年来为“理律杯”所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敬意。申卫星肯定了举办“理律杯”竞赛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模拟法庭竞赛改变了法律教育仅由老师讲授、出题,同学答题的模式,给予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所学,进行独立思考,在对抗中表达观点的机会。申卫星认为,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名次,更在于成长,在于学会独立思考、相互协作、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接着,申卫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并希望各位同学提高法治信念,为推动依法治国贡献自身力量。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教授对本次竞赛进行了三点总结。王晨光指出,第一,模拟法庭开辟了一个新的增进法律知识、夯实法律功底、提升法律能力的场所,打破了原来在教室纯粹分析法条、法律理论框架的传统,使参赛队员们徘徊在给定的事实框架中、穿梭在各部法律的条文间、串联在事实和法律的谜团中,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学习和提高。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在下一个阶段把事实和法律紧密联系在一起,贯彻到研究中。第二,比赛名次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训练形式,通过和对手的切磋,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技能。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新一代优秀的法律职业人员和法学研究人员尽快承担重任。王晨光表示,希望所有参赛队员,不管在比赛中获得什么名次,都要感谢对手的挑战和切磋,这种挑战才能提供新思路、新视角和新理解。最后,他代表组委会向“理律杯”赞助方、各个参赛学校、参赛同学、负责赛事和后勤保障的老师、同学、志愿者,尤其是各位评委表示衷心感谢。